編輯、文:mademoiselle.s 圖片提供:Zilenzio、EFG、Framery、abstracta、SKIPPER、HORREDS、Wobedo
無可否認,這是一個共享的時代,民宿、拼車,各種資源都可以拿來與陌生人分享。但同時,這也是一個注重私密性的時代,如何在亂哄哄的環(huán)境中找到孑然一身的感覺,正是有“獨處癌”的北歐人最想解決的問題。
去參觀2017斯德哥爾摩家具&燈具展之前,從來沒有想過,北歐人竟是這么地注重私密性,以至于到了瑞典,會被展會上鋪天蓋地的隔音、降噪、分割空間的設計所震懾。這才意識到,在“物質共享”如火如荼的年代,反之我們更需要“找個地方靜一靜”。
之前曾聽人說,北歐人都有“獨處癌”,他們不喜歡沒必要的交流,不喜歡太過熱情的問候,寧愿默默地自己做事、自己生活。也許這些保護隱私的設計正是順應了他們的生活習慣,尤其是在辦公空間、等候大廳這樣容易受外界干擾的地方,他們都想方設法為自己辟出一個小空間:或是隔音效果極佳的獨立迷你“單元房”,或是一件半包圍式的,讓人充滿安全感的沙發(fā);最簡單的也要有一個既能吸音,又能阻隔一些視覺穿透的辦公桌小隔斷。相信在將來的某天,這些源于“獨處癌”的設計,會讓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。 “不想干擾別人,也不喜歡受到干擾。”在需要私密的時候,這些設計可以充分保護我們。
一個五臟俱全的“膠囊”空間 在這次斯德哥爾摩家具展上,很多辦公家具商前來參展,辦公家具的大熱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北歐社會的完善——不光注重家的舒適度,企業(yè)和個人都會很看重辦公環(huán)境的舒適度。 而這次,保護個人私密性的主題充分在這些辦公家具的設計中體現(xiàn)出來。“膠囊”這個概念已經不陌生了,它既象征著小、迷你,又象征著完美的封閉性。日本膠囊酒店曾經一度被設計界津津樂道,而現(xiàn)在,膠囊辦公空間也漸漸興起。
展會上出現(xiàn)了很多封閉、半封閉的辦公空間設計,其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Framery——一家2010年創(chuàng)立的品牌,專攻隔音小會議室和電話室。它所設計的小空間堪稱完美的“膠囊”,門雖然是全透明的,但經過良好的隔音處理(經小編們親自測試,門里門外的人只能靠手勢交流。) 屋里有電源插口、網線插口、照明、換氣設備……非常完善,如果你想找個不被人打擾的地方接個電話,或是埋頭寫一篇會議總結,那么這個小屋絕對是再好不過的去處。 微軟位于西雅圖的辦公室就采用了Framery的設計,可見這種源自北歐的理念,正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接受著、需要著。
半包圍式家具,獨處并沒那么難 當然,想隨時隨地擁有一個膠囊空間并不容易,空間有限,預算有限,但北歐人仍有辦法保護自己的隱私。在餐廳、候機廳等公共空間里,一個半包圍式的單人沙發(fā)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好的私密性,這些沙發(fā)自帶小桌,可供擺放筆記本電腦,而且內部采用的面料都帶有良好的吸引效果,在這里打電話雖然無法做到完全隔絕聲音的傳播,卻也能非常有效地降噪。有的沙發(fā)甚至配備了照明、音樂播放器等設備,堪比一個太空艙!
靜音材質美出新高度 之前我們提起吸音、隔音材質,腦海中還會浮現(xiàn)出陳舊的軟包墻、厚重的軟包門等老氣橫秋的物品。經過此次斯德哥爾摩家具展的“洗禮”,才知道原來靜音材質已經美出了新高度! 它們輕薄,造型充滿美感,五顏六色豐富多彩,掛在家中或者鑲嵌在墻壁上堪比裝飾品,讓人很難想象它們有如此強大的功能性。在辦公空間里,它們也能發(fā)揮強大的作用,只需在辦公桌前立一塊輕薄的隔音板,就能起到分隔工位的作用,不僅能阻擋視線,還能阻擋一部分噪音,為每個員工創(chuàng)造安靜的辦公環(huán)境。
在國內,北歐家具展覽遠不如米蘭家具展、巴黎家居用品展、法蘭克福家具展等展會名氣大,雖然在年輕一代中,北歐設計越來越受到關注,但短時間內還無法與法國、意大利乃至德國設計齊名。 然而,經過這次的斯德哥爾摩家具&燈具展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北歐設計遠不止“less is more”的字面意義可以概括,除了簡約的造型、完善的功能,它還帶給我們許多新鮮的生活理念。 私密設計只是北歐眾多家具設計理念中的一個,是2017年最主流、最熱門的一個。也許這個源于“獨處癌”的理念,在將來越來越喧囂的世界里,可以帶我們找回一些平靜。 |
選風格填面積,馬上免費預約